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9篇
  免费   1563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耳鼻咽喉   118篇
儿科学   124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1682篇
口腔科学   351篇
临床医学   830篇
内科学   591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839篇
特种医学   2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19篇
综合类   476篇
预防医学   1958篇
眼科学   113篇
药学   357篇
中国医学   401篇
肿瘤学   364篇
  2023年   368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690篇
  2014年   513篇
  2013年   495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50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334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257篇
  1990年   237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184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112篇
  1985年   104篇
  1984年   86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99篇
  1981年   71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24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12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目的对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复发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运用显微手术治疗9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疗效和复发影响因素。结果所选患者使用显微外科手术肿瘤全切74例,占77.1%,次全切19例,占19.8%,部分切除3例,占3.1%;出院时恢复良好57例(59.4%),基本好转26例(27.1%),显效8例(8.3%),进步5例(5.2%),无1例死亡;随访1~3年,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恢复正常者58例,占60.4%,38例复发,其中19例再次手术,死亡3例(非手术死亡),15例拒绝再次手术,死亡6例;低级别胶质瘤复发的发生率为15.4%,明显低于高级别胶质瘤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小于等于40岁的发生率为29.2%,明显低于大于40岁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的复发发生率为16.2%,明显低于次全切、部分切除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可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使手术疗效大大提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及病死率;且术后的复发率与肿瘤组织分型、年龄、手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采用直接测序法及克隆测序法确认新等位基因 MICA?008:05。方法采用 Sequence Base Typing ( SBT)法分型技术对MICA的多态性进行常规基因分型,采用克隆测序法进行确认并与已知的等位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发现1个样本在外显子3上有1个碱基位置与国际通用MICA数据库不相符。该基因与MICA?008:01:01相比在外显子3的碱基位置591出现突变( C→T),密码子位置174由TCC→TCT,相应编码氨基酸是同义突变。结论 DNA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为新的MICA等位基因,已提交GenBank,并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MICA?008:05。  相似文献   
93.
背景:根管预备过程中所产生的牙本质碎屑及冲洗液有可能被带到牙根尖周围,造成严重的术后疼痛并延缓根尖组织愈合过程。研究表明,采用机用镍钛器械主进行根管预备时的根尖碎屑产生量明显低于手用器械。目的:比较临床上常用的3种机动镍钛旋转式器械ProT aper、Pro File及K3和手动不锈钢器械K-file在根管预备时,推出根尖孔的牙本质碎屑量和冲洗液渗出量。方法:选取40颗单根管人离体牙,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用镍钛旋转器械ProT aper、ProF ile、K3及手动不锈钢器械K-file进行根管预备,预备后每颗样本牙用等量的冲洗液冲洗根管,收集预备过程中从根尖孔推出的碎屑和液体,电子秤测得推出根尖孔的液体和碎屑的质量。结果与结论:K-file组所产生的根尖推出碎屑量及冲洗液渗出量最多,多于镍钛旋转器械3组(P<0.05);K3组根尖推出碎屑量最少,但3种机动镍钛器械根尖推出碎屑量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K3组冲洗液渗出量明显少于ProT aper及Pro File组(P<0.05),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K-file组所产生的冲洗液渗出量与根尖推出碎屑量呈正相关(P<0.05),机用镍钛器械3组中冲洗液与根尖推出碎屑量无明显相关性。说明在临床上进行根管预备时尽量选用机用镍钛器械。  相似文献   
94.
背景:研究证实微创手术修复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效果显著,能撑起椎体恢复高度和硬度,达到解除疼痛、早日活动的目的。但是患者术后长期卧床会导致较多的并发症,预后效果不理想。当前许多中药开始应用于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目的:观察人工虎骨粉辅助CT引导下骨水泥注入微创修复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骨痂生长及骨折愈合情况。方法:选取85例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分别在CT引导下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服用人工虎骨粉及接骨七厘片,观察两组患者骨痂生长、骨折愈合情况以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术后骨痂生长良好,多为Ⅲ级与Ⅳ级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疼痛缓解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上,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微创经皮椎体成形联合辅助CT引导下骨水泥注入修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显著,同时配合服用人工虎骨粉对骨折愈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5.
背景:种植体的准确植入是术后获得美观、良好功能修复体的关键,也是种植体得到良好骨结合的重要保证。目的:对种植导板的分类、设计制作、精确度和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和介绍,并着重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D/CAM)制作的种植导板做一阐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至2014年中国知网和Pub Med数据库中,关于种植导板制作和临床应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在主题词中以"种植导板,精确性,快速成型,CAD/CAM"或"surgical implant guide,accuracy,rapid prototyp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结果与结论:种植导板由导管与定位板组成,其中导管的位置和角度记录了术前设计种植体的位置、角度与深度信息,通过导管将这些信息转移到手术中,以便使种植体植入到准确位置;定位板起着定位作用,它与骨、牙齿或牙槽嵴表面相贴合。种植导板的应用能提高种植修复后的效果,尤其是CAD/CAM种植导板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种植修复后的美学效果,改善了修复体的应力分布,还降低了手术风险,简化了手术过程,但其制作价格较昂贵且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降低其成本,提高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6.
背景:颈椎前路手术虽入路解剖结构较为复杂,风险大,但能固定颈椎主要承重的前柱,固定较为稳定,复发率较低。由于该项技术较新,临床缺乏相关固定参数。
  目的:对C4-C6前路固定参数进行测量,为该节段前路固定治疗的广泛开展提供参数参考。
  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行颈椎检查C4-C6颈椎无病变的35例研究对象的CT影像学资料,男20例,女15例;年龄25-50岁,平均41.2岁。采用Mimics16.01软件对影像资料进行重建测量椎体前后径及左右径,椎体高,椎骨横突孔的前后径与左右径,左右两侧横突孔内侧缘之间距离,左右两侧椎弓根轴线与矢状轴和水平轴的夹角及长度。
  结果与结论:椎体左右径C4-C6由(26.67±0.25) mm逐渐增长到(32.89±0.12) mm,椎体前后径C4-C6由(6.89±0.12) mm逐渐增长到(8.85±0.44) mm,不同节段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椎体正中矢状面前、中、后缘高度从C4[前缘(7.99±0.51) mm,中高为(7.09±0.42) mm,后高为(7.76±0.49) mm];到C6[前缘为(9.89±0.45) mm,中高为(8.42±0.75) mm,后高为(8.84±0.26)mm],椎体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椎骨横突孔前后径和左右径均随椎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 <0.05)。C4-C6左右两侧横突孔内侧缘距离由(25.10±0.45) mm逐渐增长到(28.89±0.56) mm,不同节段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椎弓根轴线与矢状轴和水平轴的夹角及长度均随颈椎序数的增加逐渐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相似文献   
97.
背景:尺骨鹰嘴骨折治疗不当会影响肘关节功能,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肘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给予尺骨鹰嘴骨折准确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尤为重要。
  目的:探索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修复尺骨鹰嘴骨折的效果。
  方法:对36例尺骨鹰嘴骨折病例采用尺骨鹰嘴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评价分析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36例尺骨鹰嘴骨折病例采用尺骨鹰嘴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术后切口无感染及血肿等早期并发症,均一期愈合,Broberg 和 Morrey 评估优良率94%(34/36)。因此认为应用尺骨鹰嘴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内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活动、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究经胆囊管入路由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8年3月~ 2015年10月收治的134例细径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内径≤0.8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 (LTCBDE)治疗的25例,采用LC联合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的27例,经胆囊管入路同期三镜联合,即采用LC+EST+LTCBDE治疗的82例,了解 上述三种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信息及患者预后情况并对三组治疗后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同期三镜联 用的(LC+EST+LTCBDE)组以100%的手术成功率及6.1%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腹腔镜与胆道镜联用(LC+ LTCBDE)组的84%、12%以及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 联用(LC+EST)组的81.5%、14.8%,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此外相比其余两组,同期三镜治疗组在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上也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 结论 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同期联合使用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并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新选择,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康复快、出院早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使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多点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后路脊柱侧凸矫正全麻手术中的应用和对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后路脊柱侧凸矫正融合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ESPB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E组于全身麻醉诱导前30 min分别行双侧T5和T10水平的ESPB,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药20 min后使用针刺痛觉评估法监测感觉阻滞平面。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方案,术中均采用Narcotrend监测麻醉镇静深度。术后均行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后2、4、6、12、24 h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24 h PCA镇痛泵舒芬太尼用量及PCA按压次数;相关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以及阻滞相关并发症(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局麻药中毒)。结果:E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术后2、4、6、12 h VAS评分和PCA舒芬太尼用量及PCA按压次数均低于C组(P<0.05)。但术后24 h 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未出现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多点ESPB在后路脊柱侧凸矫正融合术中能提供良好的镇痛,可以缩短麻醉苏醒时间,降低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0.
目前电子耳蜗主流的言语处理策略是基于滤波器组的言语处理算法,该算法通过分频带进行信号处理并把参数传递到对应的电极上。电子耳蜗滤波器组的频带划分不是等分的,而是按一定规律进行并且符合人耳听觉特性的,其中,Bark域的频带划分是重要的参考。本研究基于Bark域的电子耳蜗频带划分方法,探讨Bark域频带划分的特性并结合目前的电子耳蜗滤波器组的频带划分进行分析,进而探讨频带划分中的曲线拟合方法,为电子耳蜗滤波器组中的频带划分提供重要的方法和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